分享给好友
请选择您要前往的站点浏览内容
2020年12月13日,OCAT研究中心邀请艺术家、艺术写作者郭锦泓举办了“玻璃阁楼五歌”系列活动的第五期,主题为「惠存无声之歌」。在本场讲座中,郭锦泓通过阐释琳达·诺克琳(Linda Nochlin)和格里塞尔达·波洛克(Griselda Pollock)的部分观点,引出对三个女性艺术家的分析,从而尝试探讨了女性避免被正典分化出去的可能的路径。
OCAT研究中心
一次源于对伍锦霞和电影《女人世界》的情动创作与一次对旧画册和旧历史的情动研究将交织、缠连在此次的对谈中。情动将在档案梳理和艺术史研究之外的情绪带入到创作之中,成为工作中的感性,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。这会是一个关于艺术家掉进兔子洞的有趣故事。
OCAT上海馆
近年来,艺术家杨欣嘉一直尝试通过“写作”思维和视觉生产相互交叉的方式进行探索,以此寻求一个“例外”的空间——一个因艺术的置入而生成出来的多维叠加的情景空间。我们特别邀请“沣水研究计划”策展人杨西与参展艺术家杨欣嘉为本地观众进行一场对话,与观众共同探讨写作、视觉生产、现实世界三者的互塑关系。
OCAT西安馆
本次活动邀请“动物故我在”方案展中的两位参展艺术家马库斯·科茨(Marcus Coates )与库埃·绅(Kuai Shen),围绕他们长期以来在非人类主题领域的研究和创作进行对话。马库斯·科茨的作品以行为表演的方式探索动物意识,库埃·绅则是通过关注昆虫的社会及生物有机体,探索其与人类科技之间的关系。“动物故我在”是本次OCAT研究中心举办的“2020研究型展览:策展方案入围展”六组入围方案展之一。
这不仅仅是一场美术馆里的音乐会,更是一场声音和时间之间的互动和游戏。“沣水研究计划”是这场互动的指南、规则,它也像一位歌唱家的喉咙,让我们借其得以发声。而探求如何咬字的过程是有趣的:牙牙学语到口齿伶俐,是成长或只是沦为惯性?当你踏进这场音乐会现场的一刻,便恰巧站在了声音的振动和残留之间。
2020年10月17日,值《艺术史与艺术哲学》创刊、出版之际,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20余位相关专业的学者,在OCAT上海馆举办主题论坛“回归艺术哲学:形式、图像与感性的思辨”。在之后的三个月中,我们继续围绕“艺术哲学”展开了7场讲座。